笔阁趣文网 > 科幻小说 > 万岁爷总能听见我的心声 > 第229章第二百二十九声
  送走孙小乐。
  春晓一面打发人去御膳房要菜折子,一面让人去把万岁爷喝的茶,用的茶具,床褥都收拾出来。
  她忙的有条不紊,还有空对阮烟道:“孙公公脸皮可真厚,这事倒成咱们占了他们便宜似的。”
  阮烟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他的性子不一向如此,若是他不是这个性子,梁九功哪里能放心。横竖也不过是让他自己高兴罢了。”
  春晓嘟囔了几句,虽然只是让那孙小乐口头上占了便宜,可孙小乐说话实在讨人厌。
  阮烟估摸着万岁爷近日来脾气爆,拿了菜折子后点了好几道素菜,荤菜倒是点了八宝鸭子、人参炖鸡和清蒸鲈鱼。
  康熙过来后,瞧见这一桌子菜,原本是想瞧瞧她有本事息灭他的怒气,一下子都忍不住笑了。
  他这一笑,屋子里原本有些紧绷的气氛却是松下来了。
  “万岁爷笑什么?”
  阮烟不解问道。
  康熙笑道:“今儿个这菜色倒是清淡,若是去了这三道荤菜,只怕和吃素也没差了。”
  他本意是想看阮烟尴尬羞涩模样。
  可康熙实在是小瞧阮烟的脸皮了。
  阮烟笑眯眯道:“万岁爷,臣妾是想着如今时蔬多了,冬日里少吃,夏日里自然要补回来,这几道素菜虽然清淡,可别有一番滋味呢。尤其是这道凉拌藕丁,这荤菜,清蒸鲈鱼也好吃,如今鲈鱼肥美,滋味鲜美不必多说,只需上锅清蒸,便叫人食指大动。范希文也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1】”
  康熙原本从早膳过后就忙于朝政,连饽饽点心也没用过。
  他一忙就忘了吃,梁九功这些人怕触怒他,更是不敢打扰。
  这会子阮烟一道菜一道菜介绍过去,还真感觉饥肠辘辘了。
  “用膳吧。”康熙说道。
  胭脂米口感绵软,回味微甘,鲈鱼肉嫩而鲜,稍微蘸些酱油都已经十分美味;凉拌藕丁带着些许辣味,又脆又爽口;人参炖鸡将鸡炖的骨酥肉烂,拿筷子一夹,就能轻易夹起一块吸饱了汤汁的鸡肉。
  阮烟最近尤爱这道菜。
  以前她特别不爱吃炖鸡,嫌弃炖鸡后鸡肉没味了,汤汁又油腻得很,现在倒是爱上了,自己一个人都能干掉整整一只鸡。
  她吃香好,康熙看着也都胃口大开。
  等用完晚膳,夏意等人奉上茶,康熙捧着茶碗,不疾不徐,“晚膳朕也用了,善贵妃有何事要说?”
  “万岁爷果然英明,臣妾什么事都瞒不过您。”
  阮烟拍马屁道。
  康熙嗤笑一声,眼皮掀起,看了阮烟一眼,“这话错了,先前你不就瞒过朕了。”
  他说的是那拉贵人巫蛊之术那件事。
  阮烟脸上燥得通红,这人还真是不能做错一点儿事,不然的话,隔三差五就要被揭短,心里也心虚。
  “臣妾知道自己之前的事做错了,臣妾不该瞒着您。”
  “今日臣妾请万岁爷来,也是想郑重地和您赔礼道歉,臣妾身为贵妃,知道这事不该为了护住那拉贵人,就瞒着。”
  她掏出一个朱砂色荷包,推到康熙面前,“这是臣妾这些年的攒下来的体己钱,作为赔礼给您。”
  康熙怔了怔。
  他看向荷包,“这里头多少钱?”
  “六千两。”阮烟肉疼道,这六千两对她来说也是一大笔钱啊,毕竟阮烟平日里在衣食方面从不小气。
  这几年又多了大格格、三格格和雅莉奇一起上课,阮烟自知自己教不了她们什么,因此就负责出钱。
  每年春夏秋冬四季,雅莉奇做新衣裳,打首饰,但凡她有的,大格格和三格格也都有。
  这一笔笔开支下来,饶是阮烟身为贵妃年例不少,一年也少说得花七八百两。
  “六千两,真给朕了?”
  康熙拿起荷包,心里火气渐消了,他还当善贵妃是想说大阿哥和太子的事,没想到竟是为先前的事赔礼道歉。
  “您拿去吧。”
  阮烟忍着心痛,转过头,“臣妾虽不是君子,却也是一诺千金,说是赔您的,就是赔您的。”
  她心里存着一丝侥幸。
  六千两银子,对于权贵人家也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娶媳妇嫁女儿六千两都能安排好几个子女的婚事了,可对万岁爷来说,那就是九牛一毛啊。
  万岁爷应该看不上才是。
  康熙把她的心声听得一清二楚。
  他本来是不想收,一听这话,若是不收,岂不是遂了她的意。
  “看在你这么有诚意,朕就收下,这回朕放过你了,再有下回,便是一万二千两,朕都不会这么好说话。”
  阮烟心疼如刀割,巴巴地看着康熙把那荷包收入怀里,“万岁爷真是宽怀大度。”
  她哪里还敢再犯错!
  她赔不起!
  康熙唇角掠过一丝笑意。
  “佛经抄的如何了?”
  阮烟脸上笑容更勉强了,“臣妾日夜用功,已经抄了三卷了。”
  “这倒是不慢,朕之前是不是布置的少?”
  康熙故意逗阮烟。
  阮烟忙摇头:“不少了,臣妾要抄完,恐怕都得三年后。您发发善心,总不能等雅莉奇都结婚生孩子了,臣妾还在抄佛经吧。”
  康熙看她吓坏的小模样,心里舒坦极了,他喝了口茶,“这就难说,善贵妃要是再犯错,兴许得胤福孩子会跑了,你都得抄佛经。”
  阮烟脸都快绿了。
  为了避免扎心,她主动把自己爱吃的杏仁酥推到康熙面前,“您吃点心。”
  “点心就罢了,”康熙道:“今儿个你还有没有事要和朕说?”
  阮烟心里一咯噔。
  六千两的教训让她飞快反应过来,“臣妾今日其实是受孙公公他们所托,孙公公他们见您这些日子大动肝火,怕您气坏身子,所以让臣妾来帮您疏散疏散心里的火。”
  康熙似笑非笑。
  他原本想要是阮烟不提起,干脆再罚多些钱和佛经。
  倒没想到她学乖学的这么快。
  “你倒是诚实。”
  “臣妾一向在您面前不说假话。”
  阮烟一副规矩老实的模样:“再说了,您是天子,天下什么事能瞒得过您。与其被秋后算账,不如早早交代。”
  康熙心里很是受用。
  阮烟心道,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刚这样想,就瞧见康熙睇了一眼,阮烟忙打消了心里的念头。
  康熙道:“今儿个朕还以为你会说大阿哥和太子的事呢。”
  阮烟狗腿子的给康熙加了水,“臣妾说大阿哥和太子的事干什么。他们的事自然是万岁爷您操心的,臣妾虽不明白但也知道您做任何事都是为他们好。”
  康熙却是没想到阮烟会这么说。
  这几日,大阿哥心里怨他,太子也怨他,都觉得他这个皇阿玛偏心。
  但康熙却只觉得两个儿子实在是蠢透了。
  “他们要是能和你一样,朕何必发愁?”
  聪明人倘若真聪明也就罢了,就怕自以为聪明,做出来的事那才叫可笑。
  阮烟听得稀里糊涂,横竖她是揣摩不透万岁爷的心思,就不多想了。
  康熙在她这里睡了一晚上,翌日心情倒是好多了。
  孙小乐的态度都不同了,仿佛觉得阮烟很有本事。
  阮烟自己觉得,万岁爷不过是来她这里吐苦水的,万岁爷再能耐,可说到底,却连几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
  以前或许还能和太皇太后说一说,自从太皇太后走了,万岁爷真的沉默了不少,也不比以前快乐了。
  以前的万岁爷虽然时常为朝廷事务发愁,可却是爱说笑,爱拿人打趣,还有些小坏心眼的。
  阮烟心里叹了口气。
  她回到屋子里,看着佛经。
  这回她抄佛经心静了不少。
  下午安妃过来帮忙,阮烟才提起昨日的事。
  她其实不太明白万岁爷为什么发怒这么久,是为大阿哥和太子斗争,这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即便这回是太子和大阿哥打起来,到底不过是出格些罢了。
  何至于让万岁爷这么动怒?
  安妃抄着佛经,平静道:“万岁爷恼怒,兴许是因为觉得太子和大阿哥都太蠢了。”
  “蠢?”
  阮烟磨墨的动作停了下来,妩媚白皙的脸上浮现出困惑不解的神色,“太子和大阿哥怎么会蠢呢?”
  安妃看了阮烟一眼,“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2】。万岁爷明智,自然看出了太子和大阿哥的蠢。”
  阮烟沉默片刻。
  她没看出来,是不是意味着她有些蠢?
  阮烟有些扎心了。
  安妃也知道她“不学无术”,若是旁人她只说一句便不说了,只是阮烟她才肯掰碎了讲,“太子这回的婚事打了水漂,他若是个聪明的,该高兴才是。”
  “怎么说?”
  阮烟虚心问道。
  安妃道:“你仔细想想,倘若太子登基,太子妃便是皇后,太子妃外家便是外戚,一个强有力的外戚,这对太子来说有用吗?太子难道要指望外戚帮忙巩固皇权?”
  “那当然不必。”阮烟摇头。
  安妃道:“既然不必,那这外戚势力越强,只会对太子越不利,而且,万岁爷春秋鼎盛,太子寻个权贵世家的太子妃,难道不是在让万岁爷不高兴?”
  这话意思就有些尖锐了。
  大有太子有不臣之心的想法。
  阮烟心道,这么说来,怪不得说太子蠢呢。
  作者有话要说:【1】出自范仲淹《江上渔者》
  【2】出自《三国志·钟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