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 第八十章各种问题1肩扛
  其实关于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曹军感染上了瘟疫而不得不撤军。
  不过究竟是什么样的瘟疫呢?
  有一种猜测是疟疾的横行。再加上北军来到南方,水土不服,行军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感染和传播疟疾的可能性也会更高一些。
  但是疟疾在东汉末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基本上是全国普遍性疾病。到时候蜀军长途跋涉过去摘桃子,也是有机率染上这种病的。
  所以,李奇回到成都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拜访张仲景。
  这个时候的张仲景正春风得意的坐在医馆里,门口排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却全是少年男女。
  这些少年男女精神奕奕,也不像是得病的样子。
  李奇惊问其故,张仲景道:“这些都是第一批完成学堂授课的少年,黄夫人(指黄月英)挑选了一些聪慧勤学的少年给老夫,看看有没有几个适合学医的。”
  李奇恍然,看来自己初入益州时兴办的学堂,终于开始初见成效了呀。
  这些在医馆门口排成长队的都是在商业、物理、农耕、医学等几个学科中主动选择了医学的少年。
  毕竟现在学习商业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并不可取,一是商人的名声不好,二是没有启动资金,行什么商?
  物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完全不知道是干啥的,故而选的人也很少。
  至于农耕,有钱人向来都是请人耕田,没钱的人耕了一辈子田,表示这事儿他们熟透了,哪里还用得着学。
  所以相对来说,选择学医的就很多了。
  既可以自救,又可以救人赚钱,实在是太实用了。
  不过想入张仲景的门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仲景平生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只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的庸医。所以他不但要考核学子们对医学、疾病的基础认识,还要考察一个人的德行。
  经过半日的筛选,张仲景只选择了寥寥数人,其中一名叫做林北字安邦的学子深得张仲景的器重。
  不过这些新入门的弟子,只能先跟着师姐任絮和师兄刘登学习一些基础知识。
  安排完这些之后,张仲景才与李奇聊了起来。
  李奇提到常年盛行的疟疾时,张仲景颇为痛心。因为在他医术大成之前,他的族人便饱受疟疾之苦,这也成为他深耕伤寒杂病的一个因由。
  张仲景道:“疟疾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通常自四月开始直至十月结束,历时七个月。并且有一定的潜伏期。”
  “人受气于天,天气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之气的变化,若气旺则不受疟邪,故愈,若此一气(一气为十五天)未愈,则第二气,气旺之时而愈。若第二气不愈,则是患者气血痰饮结为癥瘕,就是疟母。”
  李奇思考着,在原本的历史上,赤壁之战是发生在冬季。照这么说,是不会感染疟疾了呀!
  不过又一转念,曹操南下的时候可不是冬季,应该是七八月份天气最热,南方蚊虫最多的时候。如果曹军在这个时候感染上了疟疾又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是会大量传染甚至是死人的。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对曹军的军心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所以在赤壁之战正式爆发的时候,曹军内部其实已经慌得一批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疟疾会认人的么?为什么只感染曹军而不感染孙刘联军呢?
  这一点,李奇无从知晓。
  他能做的,就是尽量保证自己的蜀军不被感染,或者说感染之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李奇问:“先生可有医治疟疾的方法么?”
  张仲景道:“吾从医至今,最大的心思都花在了疟疾上。不知李益州府上何人感染了疟疾?”
  李奇道:“暂时没有人感染,不过就是挺担心的。军营里面住得比较拥挤,如果真的有人感染上了疟疾,那传染起来就太可怕了。”
  张仲景道:“李益州所言甚是。不过整个蜀军……人也太多了点儿吧,我这里可没有这么多药材。”
  李奇道:“药材的事情,张先生不用担心。你可以将方子开给我,我派人去找或者买。”
  张仲景便替李奇开了一个药材清单,包括鳖甲、乌扇、黄岑、柴胡等二十三味药材:“李益州取得这些药材之后,可以交给我制成药丸,凡感染疟疾者日服三次,每次七丸即可。”(参考《金匮要略》,作者:张仲景)
  李奇寻思蜀军十万士卒,这特么要准备多少啊?
  怎么也得准备一万份备用吧?
  额的盘古,那得是多大的量啊!
  李奇现在不缺人手,缺的是专业人手。这些药材普通人是分不清楚的。
  刘登看出李奇的困境,便道:“我可以协助李益州采集药材。”
  李奇松了口气:“如此甚好。”
  张仲景又对李奇道:“我见李益州帐下有一位先生,每天不管冷热,总是拿把扇子扇呀扇的,我怀疑他有内热。李益州可从我这里拿一些干菊花给那位先生泡水喝,若内热严重,可早来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李奇:“……”
  难道这就是诸葛亮死得早的原因?
  李奇表示疑惑。
  不过有机会还是要问一问,体现一下领导人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怀。
  回到署衙,身为兑金行成都总行行长的李福前来向李奇汇报工作。
  面对各种汇总出来的数据,李福忧心忡忡的说道:“兄长,我们兑金行的漏洞有些大呀。”
  李奇眉头一皱:“怎么?有人贪污?”
  李福连忙摇头:“那倒不是,至少从数据和库中清点的实物来计算,还没有发现贪污的迹象。只是我们官方挪用的数额比较庞大,远远超过了兑金行的实际收入。”
  李奇白了李福一眼:“官方那叫挪用吗?”
  李福:“借……借用。”
  细数一下,李奇定南中、平汉中,修筑大巴山防御,以及开办学堂,开荒屯田哪一项不是巨额支出啊?
  而来源主要是税收、蜀锦贸易这两块。粮食收入用来抑价,便宜老百姓了,故而并未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
  李奇曾经把按人头征税的算赋改成了按户征税,变现的降低了税率;茶叶贸易现在还不具备像蜀锦那样的规模,暂时难以成为支柱;新型农业工具被山寨模仿的比较多,李奇由于地缘偏僻,已经不太占优势了。
  所以总的来说,李奇目前的支出是要大于收入的,全靠兑金行撑着。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挤兑,李奇集团的信用是会塌的。
  这可是兑金行,对这个时代的文官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只有李奇自己想办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