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 第三十九章吸纳益州学士
  当初李奇用了大量的粮食兑换蜀锦,所以益州短期内即便不种粮食也不会缺粮。
  问题在于,这些粮食都集中在早就知道内幕消息的李、王、任、贾四大世族的手中,即便是普通百姓通过蜀锦换了粮食,但凡有点余粮的,也都被这四大世族收购了。
  也就是说,益州并不缺粮,只是刘璋缺粮而已。
  现在大势已定,堆积在阆中的粮食被李奇拿出来赈济灾民,以稳定民心。
  不过益州可不比古城,不是说你赈点粮食就能让全州各个阶级的人都拜服,这里面的情况相当之复杂。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李奇的身份问题。
  虽说在战乱年代,只要拳头够硬,身份什么的都是虚的,但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嘘头,更容易与郡、县等下级单位和各方诸侯打交道。也更便于制定各种政策。
  比如说刘备,自领过徐州牧、荆州牧、益州牧,但人家却只称呼他为“刘豫州”,也就是说只承认他豫州牧的身份。因为豫州牧是朝廷封的,是有“法律效力”的,其他都是他自领的州牧,几乎没有人承认。
  不过现在朝廷把持在曹操的手里,李奇想要获得曹操的认可,基本是等于痴人说梦。
  曹老板肯定会想,老子封你做过县令,又封你做了太守,你特么哪次听话了?这次还想做州牧,下次是不是想做皇帝了老子也要给你封?
  所以,诸葛亮建议李奇遣使者往荆州,与刘表结好关系,让刘表向朝廷上表。至于朝廷允不允,那是朝廷的事儿,咱们自己把自己当成州牧就行了。
  李奇问:“谁可为使?”
  李福道:“愚弟举荐一人,此人乃广汉绵竹人士,姓秦,名宓(mi),字子敕,乃先父故交,益州学士。”
  李奇有点兴趣:“噢?秦宓?”
  秦宓这个名字,李奇倒是知道。
  大概是说诸葛亮时期想修好蜀吴之间的关系,先派了邓芝去东吴,孙权又派张温来蜀回礼。张温想要刁难蜀汉群臣,却被秦宓怼得无话可说。
  李福道:“当初父亲想向秦先生借阅《战国策》,秦先生则说,战国合纵连横攻战不已,读它有何用?秦先生更在乎的是一些宣扬仁义道德的书籍,在益州素有仁德之名。若兄长能够请到秦先生出仕,则对稳定益州局势有着很大的帮助。且秦先生能言善辩,是出使荆州的最佳人选。”
  李奇点了点头:“既如此,我便去拜会一下。”
  次日,李奇备了礼物,带着周仓前往绵竹秦宓的住处。
  叩门后,李奇让书童通报:“就说是秦先生的故人之子,晚辈李奇前来拜会先生。”
  按照秦宓这个时候的尿性,李奇若是自称益州牧前来拜会,秦宓多半是要装病不见的。
  既然说是故人之子,秦宓就没道理不见了。
  双方叙礼毕,秦宓上下打量着李奇,叹道:“没想到伯豫还有个大儿子?”
  李奇笑道:“晚辈早些年流离失所,没有机会前来拜会先生,倍感惭愧。”
  秦宓道:“你平定西川的事情我已经知晓了,若是想让我出仕,我看可以免了,最近身体不太好。”
  昔刘璋主政时,王商等州郡官员多次邀请秦宓出来做官,都被秦宓称病推脱。所以这也在李奇的意料之中。
  李奇道:“秦叔叔宜多加保重啊,这里有些薄礼,有助于保养身体。”
  说着,李奇令周仓献上礼物,又道:“昔日听父亲说起先生的仁德之名,奇十分之佩服。今侥幸取刘璋而代之,在布施仁德方面,还望秦叔叔多加提点。”
  秦宓问:“你打算怎么做?”
  李奇道:“第一,还耕于民。我见很多田地因为战乱而荒废,则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失去主人的田地分给一些失去田地的农夫。剩下的我打算以军屯的方式,补充军队所需粮草;”
  “第二,提高生产效率。我在古城的时候生产了一些新型的农业工具,我打算征集流民,大批量生产后,以较低的价格分发给农夫,用来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减轻他们的劳动负荷;同时也可以往外卖。”
  “第三,组织百姓以沤粪堆肥的方式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夫生活;这里最重要的是专人做专事,将分工细化,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用更为有利的政策来鼓励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当然了,这个具体方式我还得跟身边的人多商讨;”
  “第五,兴办学堂,为益州培养各方面的后继人才。”
  秦宓皱了皱眉头:“你所说的各方面具体指哪些?”
  李奇道:“子集经史固然是必修课程,此外我还想设立数术、农业、军事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大家一起建设益州,保护益州嘛。”
  秦宓又问:“你所谓鼓励农业和商业的具体措施又有哪些?”
  李奇道:“这方面的想法比较多,诸如修桥铺路,调整税赋等等。具体的一定要与大家商议才行。若秦叔叔有时间,可以一起参与商讨啊。”
  秦宓点了点头:“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落实到实处还是比较困难。就说州郡各级官员的配合,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还需要有充足的钱粮作为后盾。而且,你现在并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来统领益州。”
  李奇道:“秦叔叔所言极是,奇才疏学浅,只有一个让老百姓丰衣足食的愿望,却没有具体的执行能力。但是所谓仁德,窃以为并不能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可能做起来比较困难,也会出错,但是唯有在行动中进一步改进,最终才能让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秦宓听完哈哈大笑:“你是在说我吗?”
  其实这个时代,像秦宓这样的人很多。
  他们仁德,他们善良,但是他们觉得时局太乱了,所以啥也不愿做。
  不过秦宓刚才听李奇说了这么多,完全是关于百姓生计问题的,难免让他有些动心。
  李奇道:“若秦叔叔肯出仕,则蜀中百姓幸甚。”
  秦宓思虑良久,终于答道:“好。念在你心系益州百姓,我可以帮你,还可以推举一个人给你。此人也住在绵竹,姓任,名安,字定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