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修真小说 > 我盗墓被直播了 > 第一百三十二章皇室起名
  神功圣德碑亭后面神道两侧矗立有一对六角望柱,后方800米的神道上排列有18对石像生,其中12对石兽,分别是:狮子、獬豸、象、骆驼、麒麟、马,各两卧两立。6对文武百官,分别为:武臣、文臣、勋臣。
  这些石像生雕工精细、生动形象,分列神道两旁或坐或立、或刚猛或谦恭,默默守护着明十三陵的王陵。
  “明十三陵的石像生形制,虽然沿用了孝陵的规制,但是有所改动”
  曹七七一边欣赏两侧的石像生,时不时跑过去抹上一把,激动地笑嘻嘻:
  “首先,石望柱从中间调到神道最前方;其次,文武之中增添了两队功臣”
  “这古代皇帝真会摆排面”
  众人忍不住调侃道。
  “大家知道古代皇子是如何起名字的吗?”
  曹七七忽然问出了一个奇奇怪怪的问题。
  “有话直说”
  “就是,休想套路我们”
  众人表示不上钩。
  曹七七笑了笑:
  “在封建时代,皇族成员尤其皇子的命名十分讲究,甚至有人说大明朝的皇族起名字是按照元素周期表起的名字”
  “纳尼?”
  “老萝莉,我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
  “就是就是”
  “用你单身二十年的名誉发誓,你要敢骗我们,你继续单身孤独终老”
  曹七七:........
  感觉又被冒犯到。
  《明史》诸王世表开篇有云:
  “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亲王世袭,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
  大致意思为:
  第一、每一系藩王都有一个专属的字。
  比如: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
  第二、其中单名一字则必须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按照五行排列。
  比如:嘉靖帝:朱厚熜,五行为火,他的儿子隆庆皇帝:朱载坖,五行为土。
  清末科学家徐寿在翻译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时,为了便于中文表述他采用了明朝的诸王世系表,元素周期表上元素的中文名称借用了明朝皇子名称中的生僻字,而大明皇族世系表以五行偏旁起名字很好的与元素属性对应起来,因而久而久之,很多人下意识以为大明朝的皇族起名字是按照元素周期表起的。
  “那大清朝呢?”
  人们又问。
  “爱心觉罗氏取名顺序大致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曹七七顿了顿说到:
  “爱新觉罗氏源于金代的“交鲁“姓,在金代为小姓。经元、明、清的三四百年间的繁衍,发展为满族重要姓氏。”
  曹七七道:
  “爱新觉罗氏最初使用的姓氏,据文献记载为“佟“。据《金史》载,“夹谷“(即交鲁姓)曰“仝“,“仝“者,“同“也,即“夹谷“汉姓曰“仝“,与“同“、“童“、“佟“三者音同。因此,有的史书译“仝“为“童“或“佟“。
  而“夹谷“为女真文译音,在满文中的译音即为“觉罗“。
  “觉罗“系以居住地而得姓,汉译角落,引申为故里老家之意。
  觉罗氏有许多族,
  为区分,也为了巩固以其为首的女真贵族的统治,加强自己的地位,他们奉传说中神女佛古伦所生布库里雍顺为始祖,奉有史可查的孟特穆为直系祖先。在觉罗前面加“爱新“,“以示其异“,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姓氏“爱新觉罗“。
  其余的觉罗氏统称“民党罗“,以与爱新觉罗氏相区别,如:伊而根觉罗、西林觉罗、阿哈觉罗等。于是,爱新觉罗氏即成了“国姓“。
  爱新觉罗系满语,汉译为“金子般尊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觉罗族“。
  爱新觉罗氏家族按血统亲疏分为宗室与觉罗。
  以显祖宣皇帝(太祖之父塔克世)本支为宗室,系黄带;
  兴祖直皇帝(太祖之曾祖福满)、景祖翼皇帝(太祖之祖父觉长安)子孙俱称觉罗,系红带。清亡后,族人则皆冠以汉字单姓,只宗室支,仍姓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家族逐步汉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体现在名字的汉化上。
  清·康熙前朝,爱新觉罗家族的名字均用满语。
  康熙时期:
  为了标明直系与远支的区别,康熙帝在给诸皇子命名时一律用“胤“字,给皇孙命名一律用“弘“字(个别幼亡者除外)。这是爱新觉罗氏行辈用字之始。
  不过,当时康熙帝未必想用汉字排列一个行辈顺序,因为他没有要求皇子皇孙以外的人也用这个字命名。但《玉牒》中载,康熙帝诸子名字除胤祯外都用“允“字,因此有的人以为“胤“字不对。
  胤祯继帝位后,为避圣讳才将其兄弟的“胤“字改为“允“字。
  乾隆帝弘历不讲忌讳,其兄弟之名都保留了“弘“字。
  乾隆时期:
  乾隆帝以“永“字给皇子们命名。
  有一次皇六子永瑢画了一幅《岁朝图》献给祖母孝圣皇太后。乾隆帝在上面题了“永绵奕载奉慈娱“几个字,意思是让老太后为儿孙繁衍和成长而高兴。此后,永、绵、奕、载四个字就作为后代命名用字了。
  乾隆帝晚年将皇位让给了皇十五子永琰。为免众兄弟改名,而将永琰一人改为颙琰。此后道光帝绵宁继位,也将其名改为旻宁。
  咸丰以后,皇帝也不改名了。从这以后,皇帝与其兄弟都按辈份顺序命名了。
  道光时,上述六个字已不足用,故于丁亥年补了“溥毓恒启“四个字;
  咸丰丁巳年又续“焘闿增祺“四字,前后共十四个字。
  民国以后,爱新觉罗氏已成平民。为恐后世不辨宗亲,难明辈次,乃于1938年由宗人发起重修谱书。
  这次修谱由光绪帝七弟载涛牵头,由本枝宗人金松乔、庆厚等人组成修谱委员会。书名改为《爱新觉罗宗谱》。
  逊帝溥仪又增补行辈用字十二个,即:“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加上过去所定十四字共为二十六个字。
  从此,爱新觉罗氏按行辈用字命名的人才多起来。
  总的来说,故爱新觉罗氏字辈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卧槽?666”
  众人大感新奇。
  “为什么那么多生僻字呢?”
  水友好奇。
  “起名字的人脑子被门挤了?”
  曹七七笑了笑:
  “其实是为了避讳。”
  旧时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
  《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第一、国讳。
  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
  皇帝即位后不少主动改为生僻字,是为一种为减少麻烦的方式。
  清代入关代明的第一朝皇帝世祖名福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曾下诏布恩,特许臣民可不避讳福字,诏曰:“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
  第二、家讳。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又称私讳。
  如淮南王刘安父名长,他主持编写的《淮南子·齐俗训》中引《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时,改为“高下相倾,短修相形”。
  最令人惋惜的怕要算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了。
  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27岁便郁郁寡欢而死。韩愈因此愤而作《讳辩》,质问道:“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岂不是不能作人了
  23qb.net
  吗。”但他的这篇文章,却遭到了士大夫们的攻击诋毁。
  此外,奴仆也要避开所有主子的讳。
  北齐的熊安,一次去见和士开、徐之才。徐父名熊,和父名安,他因为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犯讲讳,于是将自己的姓,名的第一个字都改了,自称为觫觫生。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怕自己触霉头了。
  《红楼梦》中这样例子很多。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犯了宝玉的讳,只好改为小红,薛蟠的老婆叫夏金桂,更是厉害。她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两字来,凡人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一日她与香菱说话,香菱不小心忘了忌讳,金桂的丫环便说:“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奇葩的是:家讳在古代受法律保护的。
  《唐律》中规定: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职,一经查出后削去官职,并判一年的刑罚。
  23q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