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修真小说 > 我盗墓被直播了 > 第93章披甲封土
  覆斗方上:
  是在地宫上方用黄土堆成三阶逐级收缩的方形夯土台,形状很像倒扣的斗。
  秦始皇陵是用了38年的时间建造的,动用劳动力最多时达70万人,当时,秦国人口有2千万人,劳动力只有400万,这就是说,有六分之一的劳动力每年要从事建陵工作。象秦始皇陵这样大的封土(秦始皇陵的封土体积达11241375立方米),用工之多(仅土方工程就用了170130000多万个工日),工程之大,不是一般的帝王所能办到的,而且高土垒筑也不安全,容易被盗掘,于是就出现了以山为陵的形式。
  因山为陵:
  是将墓穴修在山体中,以整座山体作为墓冢,气势宏大,雄伟壮观。唐朝帝王陵墓使用这种封土方式。
  譬如:安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选择了长安西北礼泉县海拔1188米的九嵕山为坟,凿山建造。
  据说这一葬法是长孙皇后提出的,她在临终前对李世民说:“为了节俭,要薄葬,请因山而葬,勿需起坟”。这实际上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张,借长孙皇后之名提出的,她在为长孙皇后撰写的碑文上说:“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贼盗息心,存没无累”。
  说是如此,实际上李世民并非薄葬,而是非常的厚葬。以山为陵,不过是利用人工难以造成的山岳雄伟的气势,以体现帝王气魄宏大,而且还可以达到防止盗掘的目的。以唐代帝王以山为陵的方式来看,唐代帝王陵墓的雄伟气势,连秦始皇硕大的封土也难相比。
  至于防止盗掘,唐太宗的昭陵却没有能逃过,唐亡时被军阀温韬所掘。而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一直没有开掘过,这与山石坚固、巨石铅水封固是有很大关系的。
  其实,这种以山为陵的方式,也不是从唐代开始的,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如陕西西安白鹿原上西汉文帝刘恒的霸陵、河北保定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等,就是开山凿洞建成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只不过没有唐代帝王的雄伟宏大罢了。
  宝城宝顶:
  这种形制用于明清两朝,清朝的宝城宝顶多为椭圆形。
  这种封土形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自秦汉时期帝王陵盛行的方上形封土,一直延续到宋代。但是经过唐代的以山为陵后,帝王们对方上和以山为陵的形式有所触动,因为方上形土丘的尖棱很容易被雨刷风蚀,成为圆钝,山形也很难如方形。因此在唐末五代时期不少的帝王陵封土出现了圆形(即馒头形)。如南京五代时南唐李升、李景两个帝王的钦陵和顺陵,四川成都前蜀王王建的永陵,都采用了园形封土。王建墓为了保护封土的流失,在封土的脚下还砌筑了条石基础,这种形式在以后的一般墓葬坟头上也被广泛采用。
  北宋时的帝王陵墓虽然又恢复了秦汉旧制的方上坟头(宋时称陵台),但是规模已经小的多了,并且发展为重层方上的形式,如山东曲阜宋代建筑的少昊陵全部是用石板砌成的方上形式,与埃及的金字塔如同一辙,可谓巧合。到了元代,却又回到了远古时期墓而不坟的古制上去了,地面上没有任何封土标志,直到现在,元代帝王陵墓只知记载在起辇谷,确切位置没有找到。
  从明清时期起,帝王陵的封土完全改变了方上之制,两个朝代30多个皇帝和上百个后妃的封土都采用了宝城、宝顶的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是在墓穴上面砌筑一个高大的砖城,然后在砖城内填土,使土高出城墙形成一个圆顶,在城墙上面设置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这种城墙就叫作“宝城”,高出城墙的圆顶叫作“宝顶”。宝城的形式有圆形和长圆形两种,明朝帝王陵一般为圆形,清朝帝王陵多采用长圆形。在宝城的前面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一个方形明楼,叫做“方城明楼”,楼内竖立着死者的谥号碑,方城明楼是和宝城、宝顶一起联体建筑的。这种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在建筑构造上比以前的方上复杂多了,它不仅突出了陵墓的庄严气氛,也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明清时期的陵墓封土算是达到了高峰。
  “所以....有什么用吗?还不是照样挂了?”
  “人家青史留名,你三尺土坑”
  “你牛皮,你咋不上天?”
  眼瞅这直播间要开始掐架,曹七七眉头微皱:
  “闭嘴,吵什么吵”
  “卧槽?老妹儿生气了”
  “小萝莉生气好可爱”
  “卡哇伊”
  这时候,青青子衿忽然开口:
  “整个陵区除了守陵人就没有其他的了吗?”
  “以前是有的”
  曹七七看到是青青子衿询问,态度稍微缓和了许多:
  “以前整个清西陵陵区共设五种机构,即内务府、礼部、工部、八旗、绿营。”
  其中八旗和绿营属于保卫机构。工部和绿营统一设置,不按陵分设。按陵设置的机构分别有:内务府、八旗、礼部、工部,这些机构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总人数达数千人之多。
  内务府的主要职责是:保管、取送祭祀用的金银器皿:在东西朝(厢)房内制做祭品、熬制奶茶;启闭宫门、殿门;打扫殿内外、院内地面;燃熄灯火;请送神牌;摆放桌张、陈列祭品、递献奶茶,支放雨搭;管理树木等。西陵总管内务府大臣由泰宁镇总兵官兼任。
  人员配置:帝、后陵的内务府的最高长官是郎中,副长官是员外郎,其次是主事,以上三长官每座帝、后陵各设一员。以下设尚膳正、尚茶正、内管领、笔帖式、茶房拜唐阿、膳房拜唐阿、香灯拜唐阿、领催二名、闲散拜唐阿、扫院人、树户,共计一百二十七名。皇后陵的内务府额设人数比皇帝略微少些。妃园寝的内务府的最高长官一般为副内管领或委副内管领一员,其人员总数在三十至五十人之间。
  陵寝的礼部也称“奉祀礼部”。其主要职责是:生产和供应制做祭品的各种原材料:主持祭祀礼仪并监礼、赞礼,读祝文,焚化祝文、纸锞;割除杂草,打扫地面;同内务府、八旗共同管理金银器皿库;宰杀牛羊,制做祭品;祭祀时抬龙亭、肉槽,在嫔以下各宝项前奠酒行礼等。
  礼部人员配置:帝、后陵的礼部设郎中、员外郎、赞礼郎、读祝官、牛吏、挤奶人、打果人、割草人、扫院人、喂牛人、屠户、校尉、鹰手、果户、网户、糖匠、面匠、酱匠、油匠、粉匠、酒匠、总计一百四十五人;妃园寝的祭祀规模远不如帝、后陵,所以其礼部人员设置也大为缩减,不设郎中、员外郎,也不设六行匠役,只设读祝官、赞礼郎、校尉、割草人、扫院人等,约四五十人。
  工部人员主要负责:陵寝进行一般性的修理;制做部分金银器皿及金属供器;制做清明节用的大小佛花;准备清明节敷土礼所用的筐、扁担、净土、黄布护履;制做纸、锞;祭日,配合内务府、礼部,摆放桌张、酒尊。
  “西陵工部衙门,乾隆元年设于易州。二年转为‘泰陵管理修造事务关防’,乾隆十二年改为“泰陵工部办理事务关防”。设掌关防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还有守库把总,巡兵,匠役。”
  八旗其主要职责是:直接负责各陵寝的安全,昼夜巡逻:祭祀之日,配合内务府启闭门户,拾撤桌张;与内务府、礼部共同管理金银器皿库等。因为帝、后、妃陵寝的等级不同,所以所配备的八旗兵力也不一样。帝陵兵力最强,后陵次之,妃园寝最少。
  皇帝陵八旗人员配置:设总管、翼长、章京、號骑校、领催、披甲人、养育兵,共一百零九名。皇后陵设章京、骁骑校、领催、披甲人、养育兵,共一百零六名。妃园寝设章京、骁骑校、领催、披甲人,共四十九名。
  绿营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陵区内外的安全,保护皇帝、后妃、钦点王公大臣谒陵期间的人身安全;营建陵寝和大修陵寝时,负责工地的安全,维护工地秩序;芟割陵区边界的火道等。
  绿营人员配置:最高长官是泰宁镇总兵官,下设中军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官弁二十八员,统率马、步军兵。道光二十年泰宁镇仅左右两营共有兵丁一千三百三十五名。
  “披甲人是什么兵呢?”
  青青子衿不懂。
  “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
  曹七七说道:
  “旗中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披甲人,地位低于一般軍人,高于奴隶;清代时,多有朝廷大员犯重罪,发配边疆,与披甲人为奴。
  “哦哦,原来与披甲人为奴是这个意思”
  直播间众人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知,以前都只是在清宫戏中听闻,却没想是这个意思。
  “披甲人又分马甲(骑兵)和步甲(步兵)”
  曹七七缓步走下月台:
  “披甲人本就是一种帮助清王朝镇守边疆的人,所以,披甲人世代居住边疆,清王朝会经常将一些犯人或其家属发配给这些人,稳定军心。再后来,降人减少了,披甲人的意思引申为軍人。”
  ps:感谢:可乐汽水、书友2017***0004(动次打次)、书友2021***3852、fairy-f-sw、彼岸风华墨染流年,投的票票,感谢大家的支持,大家没打疫苗的记得尽快打疫苗,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亲人和小伙伴们的安全,一定要去打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