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重生之我有反伤刺甲 > 卷二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一百八十章曹操的良苦用心
  他实则已经名声在外,只不过这个年代里,大多数有才德名望之人,都是士族之家抬举而出。
  就因为这样,天下贤才肯说他好话的人很少,多是咒骂之声,除了老百姓感恩戴德外,又有几个名士肯对他另眼相看。
  戏志才是罪臣之后,贾诩是没落的士家之人,关羽、典韦、赵云等人也是普通出身。
  他们肯跟随楚风,除了看中本人外,有了结拜兄弟之情外,也是想闯下番大业,功身名就而已。
  郭嘉出身也不是什么士族官宦子弟,所以他对楚风的仁政和敌人的不择手段,反而带着一种欣赏之意,只不过找不到与之交往的门路而已。
  只不过古人文士都有着孤傲之意,很少有上门毛遂自荐之人,心中生怕对方有怠慢之嫌。
  所以宁可缺失席位,也要等对方慧眼识人,主要邀请方先尊贵,颇有些现代女子的矜持之心。
  所以他来时便带着试探之意,否则凭他的智计想要脱身并不是太难。
  如果曹操与楚风二人相比,在郭嘉眼中虽然各有千秋,但行事手段却有些相像,都属于那种不择手段之人。
  如果选择主公的话,他心里则更愿意跟随着楚风。
  在洛阳招纳了郭嘉,也可以说是不择手端抢到了对方,对楚风来说,算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大事。
  可是这边的纳贤馆内,却是沉静在一片肃穆之中,曹操冷面不语,心中却是悔恨万分,他对楚风的恨意,此刻已经达到了顶点。
  原来第三天回到馆内的荀彧和荀攸,在第一时间内看到曹操便急切地问到,郭嘉此人是否已经来到,想必已经跟主公见过面,不知身在何处。
  谁知曹操却当面颇为的生气,更是将郭嘉的为人贬损一通,让荀彧一时无语,。
  他不知道这几天人不在的时候,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误会,以他的目光,郭嘉绝不是那种人。
  可是他又无法当着曹操的面说出话,更不能反驳,否则就是对主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不信任。
  明面上又不得不,暂时相信主公所说的言语,待略一思索后,便问到对方的样貌特征。
  结果曹操详细描述完之后,荀彧却大惊失色地说道:
  “主公你中计了,此人定不是郭奉孝。”
  曹操此时也恍然明白了什么,顿时脸色铁青起来,埋怨自己怎么到时一下就昏了头脑,像是吃错了药般,这么肤浅的计策也能中招。
  过后他以想到过,一个真正的算无遗策的谋士,又怎么可能千里迢迢,专门来到洛阳辱骂他,这样的人荀彧更不可能推荐过来。
  可是肠子悔青了也没有用,想必真正的郭嘉早已让他骂跑,很难再回头投奔于他。
  以荀氏叔侄的聪明,马上找到门前的守卫,详细问了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又派人寻来了车夫老李。
  几句问话过后,荀彧马上明白了这是有人在搞鬼。
  便很快怀疑到馆内有他人的奸细,否则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郭嘉在近期内到来,而且此人还对对方的才能很是了解。
  可是在馆内新近招纳的人才当中,排查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有找到可以怀疑的人。
  就在荀彧颇伤头筋的时候,郭嘉的一封书信已经托人稍到,对方只是在信中简单感谢了几句,并表明自己找到了归处,正在楚国任职。
  曹操和荀氏叔侄俩人,马上明白了搞鬼的人是谁,心中更加认定家中莫名的大火,必是楚王这个小人派人所点燃。
  否则哪里这么巧,郭嘉人一来,家中就着了火,然后假冒之人前来辱骂曹操,让主公失去了分寸,一环扣一环,平白丢失了一个大才之人。
  于是为了报此仇恨,三人又开始埋头商议起对策之来。
  没过几天,董卓又大摆宴席,喝令百官前去,名单中自然少不了曹操此人。
  酒过三巡之后,曹操举杯向大家邀请,然后开始煽风点火的说道:
  “普天之下,要论天下豪杰,应该除了董卓大人的实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外,那就当属楚王楚风!”
  “此人据说雄兵百万,猛将千员,且胸有城府,做事又是非常的低调,前不久更是暗自在洛阳招贤纳士,实在是雄心勃勃啊!”
  结果话音未落,董卓身边的吕布却是嗤之以鼻,露出不屑的神情。曹操看在眼里,心中一乐,知道今天大事可期。
  谁知这时在座的王允,一眼便看出来曹操此话用心叵测,马上站了起来说道:
  “据我所之,楚王哪里有曹大人所说的实力,谁不知楚国人口虽众多,却是各民族参杂混合,民心浮动,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
  然尔边关外夷屡有侵犯之下,楚国所谓的百万雄兵,实乃言过其实,顶多不过数十万缺甲少马的百姓,久未训练勉强上阵而已。
  要论雄兵猛将四字,天下有谁能敌得过董太师的铁骑和有万夫之勇的吕将军。”
  时任尚书仆射的士孙瑞,却没有看明白内中缘由,仗着酒劲发作说道:
  “我可听说,你家女婿楚王单凭一人便屠了漠北草原,令鲜卑各单于闻风而逃,真乃英雄也!”
  “不过道听途说,风闻夸大而已!”
  王允连忙挥手说道。
  在坐的尚书蔡邕、御史中丞杨瓒等人,似乎看出来点苗头,纷纷低头喝酒不语。
  曹操原本以为对楚王这个人大肆夸赞后,按他事前料想,他的话落后,应该受到百官们的积极反对。
  然后大家在酒席上对其群起而攻之才对,毕竟之前楚风受到百官诋毁多次,也不见王允站出来替他说话。
  结果由于王允大人的在场,不过才是寥寥数名官员,发表了一些不同看法而已,甚至还是褒多贬少。
  这在事前做好准备的曹操,心中颇有些意外,不过他不在意,毕竟酒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惹起董卓对楚风的反感。
  曹操的夸大之言和逆向行之的方法,总算引起了董卓对楚风的注意。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