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三百六十九章山寨自己
  东华重工的海上平台,震惊了石油界的工程师们。
  7月初登上平台的石油大亨,大多数是商人,而也有有心人安排了工程师夹在其中。
  这么走马观花,实际上看不到平台的核心工艺,但哪怕是一根管线的走向、一根桩柱的焊接都能体现出工业水平。
  在懂的人眼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工程师们在征求了随行工作人员的意见后,拿出相机拍照、掏出dv摄像,他们已经被华夏工业制造水平所震撼。
  王宏斌开始忙碌起来,他正在委托埃克森的工程师们帮忙设计建造一座海上油气分离集输处理平台。
  在对方团队来到奥哈后,王宏斌一本正经地说:“这些工程本来准备交给东华重工的,但是他们的人正在忙着帮你们设计建造北海上的钻井平台,实在是抽不出人来,这边的任务只能交给你们了。”
  埃克森的工程师们满面羞赫并且深以为然,他们都听说了,公司与远东油气签订了海上油气开采代工项目协议,所需的平台由东华重工提供,至少10座海上平台啊,东华重工真是大手笔。
  他们中有的人参观过东华的海上平台,已经被华夏同行所折服,不得不在心里感慨:这以后,也就只能在岸上干点零打碎小的工程了。
  ......
  这次台风过后,暴露出远东油气公司的许多问题,比如配套保障能力方面,还有许多短板。
  所以,王宏斌还在采购配套的工程船、补给船、油污清理船等大件设备。
  至于所需要的费用,王宏斌指着奥普图海那边问:“要不要我们代工开采?可以从费用里扣除......不需要代工?也行,那样的海上平台,你们租不租呢?”
  同时,王宏斌海在组织招聘海员,这些海员按照陈立东与魏文中的约定,将从国内有舰艇服役经历的退伍水兵和潜水员中选拔。
  ......
  在海上油气田开始转入生产阶段后,魏文中过来与陈立东辞行,准备回旅大进行保养,然后开始出访阿三国。
  陈立东带领几位主要负责人去了舰队一趟,在喝到八成醉时,魏文中跟陈立东嘀咕说:“小陈啊,你先别趴下,我有件事跟你说。”
  陈立东醉眼迷离地说:“魏叔,有事你就吩咐,咱爷俩没得说。”
  魏文中拽起陈立东去了餐厅外边,吹着海风跟陈立东严肃地说:“小陈,昨天我们的声纳发现了一点东西,我想着吧,还是告诉你。”
  陈立东清醒了些问道:“是啥东西?”
  魏文中说道:“根据我们识别出来的特征,八成是基洛级潜艇,看来是有人在监控你们的动作,所以,你得小心点。”
  陈立东问道:“你们发现了?在......在哪个方位发现的?”
  魏文中看了看周边没人,才继续说道:“在东南方位,距离我舰5海里的位置。”
  陈立东嘿嘿笑着说:“叔,你说得没错,但那艘潜艇是我的,我用来进行水下施工用呢。”
  魏文中一愣:“真的假的?”
  “要不,明天让他们过来跟您见一面?”
  魏文中纠结地说:“那可是潜艇啊,他们过来的话,我们还得应对,不可大意啊。要不......你带我过去看看?”
  ......
  远东这边热闹飞
  凡,国内也不消停。
  被多国工程师们所崇拜的东华重工那边,还不知道自家已经成为国际同行眼中的南博万。
  东华石油机械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甚至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属于佼佼者。可是,现在他们别说做出一座平台,就是让东华石油机械加工平台的某些配件,都还搞不定。
  老尹去了海上,他的主要任务是在现场为各个钻井队提供钻头、钻杆等易损易耗件,说白了,就是把机械厂搬到了海上。
  老尹还在招聘有船舶建造、维修经验的人员,这些人将被安排在平台上用来清理锈蚀、清理船底藤壶、以及对破损的钢铁表面喷刷油漆等等......
  东华重工的陈立春,则在梳理着图纸资料,为如何山寨海上平台寻找方案。
  加工海上平台,实际上是造船厂的事情,东华要想干这宗业务,首先要取得一座大型船坞。
  不过,海上平台的配件是在各个配套厂加工好的,船坞只是用来组装整合。
  那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加工平台上的配件。
  所以陈立春正在拿着海上平台的设计资料进行筛选,挑选那些东华不具备的技术和能力,然后组织攻关。
  这些攻关项目,一些会被交给集团内部企业,一些会委托给合作单位。
  其中交给东华钢铁攻关的,就有十几个项目。
  第一个:大厚度齿条钢。
  这种齿条钢主要用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上。
  东华1型自升式钻采平台,有3条桩腿,船型平台穿过3条腿固定在半空。
  平台与桩腿间由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采用的是齿轮齿条式结构,能够快速灵活地连续升降。
  但是由于升降机构一直处于受力状态,且长期在强风暴、高腐蚀的严酷海洋环境下工作,所以齿条钢性能必须同时满足高强度、高韧性、抗疲劳、抗层状撕裂、耐腐蚀以及可焊性等要求,生产难度极高。
  到目前,海上平台使用的大厚度齿条钢长期被国外垄断,主要生产厂家是日曼国的迪林根、太阳国的新日铁。
  华夏一些做海上平台的企业都被这两家公司折腾过,进口的齿条钢采购周期长、成本高,大大制约了海洋工程的发展。
  第二项、系泊链用钢。
  海上钻井平台,通常使用多条锚链进行固定。
  系泊用的链条钢看似简单,却具有抗腐蚀、抗拉伸、抗高压等特性。
  从近10年来全球海上平台事故成因上看,系泊链失效导致的事故竟然占到一半。
  目前系泊链用钢使用的是r4级钢,一些钢铁企业在研制r5钢,这种钢材屈服强度超过75一个指甲盖大小面积的钢材上,可以承受高达10吨的力,国内还没有哪家企业能够生产出r5级系泊链钢。
  当然,做海上平台,需要的特殊钢材还有好几种,比如之前安钢马承敏提到过的高韧性、高强度、大规格船用球扁钢,另外还有一种9%ni低温钢,这是用来建造lng储罐内壁用的钢材。
  尹福茂看着十几条研发项目,唉声叹气:“大春啊,我俩都是北钢技校出来的,小小的中技生啊,我们来搞这些玩意,是不是小才大用了啊?”
  陈立春拍打着从网上下载的资料说:“大哥,你真的小看
  我们技校生了。
  就拿钢材来说,研究理论、计算数值、设定指标,咱们不行,可是将规划好的钢材冶炼轧制出来靠谁?
  靠那些做办公室、动笔杆子的?你让他们来炼钢车间试试!
  所以啊,他们负责理论计算,咱们负责将那些数值给实现出来。
  这都是有分工的,谁离了谁都不行。
  再说了,陈天一这段时间会帮我们进行试验,有他在我们会省不少力。
  我还准备把安德烈.沃罗宁那波人请过来,帮咱们一起攻关。
  你啊,腰板赶紧直起来,别给咱们丢脸。”
  尹福茂被陈立春一说也振奋起来:“那......咱们钢厂的几条线都得改造,正好马老师也回来了,我看让他们也一起来。
  唉!这下,东华钢铁可是要往云彩上去了,我踏马跟盘条彻底拜拜了。”
  ......
  山寨自己,这就是东华重工在做的事情。
  重工的普通员工只以为大老板在国外有一摊子,人家远东的同行牛逼,研制生产出了高端装备,然后照顾国内的兄弟,把技术资料拿了过来。
  可是有明白人啊,比如翟华这样的精英。
  她在自己的领域苦苦追赶了十几年,自以为在机电领域已经接近了蓝星同类技术的天花板,可是在登上还在高上堡那座海上平台后,就被平台上的机电系统震惊了,不只是控制系统,那些设备也同样让人吃惊,就连一些元器件她也没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比如那些高精度传感器。
  这一个月,翟华带领自己的团队,住到了平台上,经过研究产品说明和技术资料,她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平台上,使用了一种海工装备安全监测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长期实时测量平台设备在海上作业过程中的结构应力,同时通过网络或总线接收gps、风速风向仪、姿态传感器等其他设备的信息,实现环境数据、运动数据和结构应力的同步测量,便于对设备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寿命预测等分析。
  得出这种结论后,翟华被折服了。
  还有那台水下定位仪,也是类似的装备,使用了大量高精度传感器。
  华夏传感器市场高度依赖国外,根据2000年的数据,华夏做传感器的已经达到1300家,产值60亿人民币。
  全球市场总额是700亿刀,华夏的市占率只有1%。
  华夏的传感器市场,第一大户就是冶金行业,再细分就是钢铁行业。
  翟华这些年努力推进工控系统的国产化,在软件和总成方面有所建树,对传感器当然不陌生,她做的系统中要用到上百种专用传感器,这些产品全部依赖进口。
  而现在,翟华发现,这座平台上使用的一些传感器,即使是她这个业内专家,也未曾听说过。
  随后,翟华安排人向山姆国的德州仪器、本特律公司,日曼国的赛蒙斯、博世,尼德兰的菲利普,太阳国的索尼、欧姆龙等大公司进行了查询,这些公司都表示,自己的产品目录里没有此类型号的产品。
  翟华又联系了毛熊科学院半导体所、热工仪表所,这两家是毛熊国做传感器的顶尖机构,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没有做过”。
  陈立东在国外的团队又是从哪弄到的这些传感器?
  翟华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