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团宠福宝的七零年代 > 第32章风凉话
  第32章风凉话
  
  周家村
  
  江老大和江老四直奔周国安家。
  
  清风镇有个习俗,逢年过节的都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一般没有汉子去自己姐妹家的。
  
  除非是发生了家庭矛盾,娘家的兄弟要去撑场面。
  
  所以江老四除了江秋穗成亲那天,就没来过周家。
  
  这次来,发现境况和那时候一点都不一样了。
  
  那时,周家院子里,院落里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风一吹,空气里都是花香。
  
  屋檐厦下还有周伯伯养两只鹦鹉,叽叽喳喳学人说话。
  
  好不热闹。
  
  可是现在,花没了,鹦鹉没了,到处飘荡著一股萧条的气息。
  
  好像院子里已经很久没人住了一样。
  
  江老四一股闷气凝结于胸,他大声喊了一句,“有人在家吗?”
  
  半晌,南屋里才传来一阵咳嗽声,咳嗽声过了,老人垂暮的声音说道,“是哪位啊?”
  
  江老四:“江兴国。”
  
  闻言,里面的人明显激动了,“兴国,他四舅,快来快来。”
  
  江老四和江老大对视一眼,两人同步进去。
  
  南屋的炕上躺着两个老人。
  
  一个和暖宝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孩,瑟瑟发抖的藏在炕里面,被子蒙着头,小身子还露在外面。
  
  炕边,是坐在轮椅上的少年。
  
  不过六七岁,却眉眼下压,五官凌厉,低着头,一言不发。
  
  周老头忙拉住兄弟俩的手,“你们能来,我真的……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们都躲,你们……”
  
  说着说着,已然是泣不成声。
  
  锦上添花不算什么,雪中送炭才是考验的人品。
  
  周老头从炕上滑下去,“啥也不说了,我给你们鞠个躬。”
  
  江老四连忙制止住他,“周伯伯,咱们是一家人,您这样就见外了,知道姐夫现在什么情况吗?”
  
  周老头面上越发黯然,“不知道,啥都不知道,听天由命了。”
  
  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沉默半晌,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周老头怕晚上又会有人过来。
  
  便长话短说的说道,“今年年景不好我也知道,平白把孩子们塞给你们,我……我也是拼上了我这张老脸,大孙子还在镇上上学,小孙女太小,西延又不方便,跟着我们两个将死的老人,非得把孩子们饿死不可,我也是没办法了,他大舅他四舅,拜托你们了。”
  
  周老头说完,愧疚又羞愧的低下了头。
  
  江老四心里长叹一声,“周伯伯,你别客气,孩子们你们不用担心,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孩子就能吃饱饭。”
  
  周老头感激涕零,“多亏还有你们,都是好孩子……”
  
  小孙女叫周香香,比暖宝小接近一个月。
  
  起初不愿意跟着舅舅们走。
  
  毕竟是三岁的小孩子,一夕之间,爹娘都没了,自然只能信任亲近的爷爷奶奶。
  
  直到哭累了哭睡了,才由江老大抱起来。
  
  解决了一个,还有一个。
  
  ——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少年。
  
  周老头劝说道,“西延,你也跟着舅舅们走,听话,去了姥娘家才能过上安生日子。”
  
  秦西延摇摇头,声音微小却坚定,“你们怎么办?”
  
  他已经在周家待了两年了,这两年,不管是周叔周婶,还是周爷爷奶奶,对他都像是对待亲儿子亲孙子一样。
  
  如若他现在在周家水深火热中离开,那不是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
  
  周老头摸了摸秦西延的脑袋,“西延,爷爷知道你是好孩子,可是爷爷只想看到你们平安,听爷爷的话,别让爷爷生气行不行?”
  
  秦西延沉默。
  
  江老四跟着劝说道,“是啊,等这一阵过去,你周叔叔没事了,四舅再把你送回来。”
  
  这一阵过去?
  
  秦西延忽然有些恍惚。
  
  他想知道什么时候能过去?
  
  秦西延还是坚持己见,“爷爷,我留下来给你们做饭。”
  
  周老头掩面。
  
  心里对这个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孩子,生出了巨大的不舍和难过。
  
  这么重情义的孩子,怎么就这么命苦呢?
  
  可是不能留下他,留下他非得饿死啊。
  
  他佯装生气,“秦西延,就算是守着周家,也轮不到你一个外姓的,趁着天还亮着,赶紧走,我不想再看见你。”
  
  秦西延沉默良久,在周老头以为伤到了孩子的心,心里在自责的时候。
  
  他开口了,“爷爷,我走就是了,你不用演戏赶我走,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哎呦,这个时候别说是答应一件事,就是十件事,只要秦西延乖乖走,他也答应啊。
  
  “西延,你说。”
  
  秦西延一板一眼的说道,“爷爷奶奶,你们要好好活着,等着我。”
  
  周老头重重点头,“哎!”
  
  秦西延和周香香在老人家不舍又无奈的目光中,跟着江老大和江老三走了。
  
  ——
  
  明月村
  
  江家
  
  江老太一早就牵着暖宝和金宝在门口翘首以望。
  
  暖宝早就被李红袖交代了一番,她知道要来家里的小哥哥就是自己刚刚出生送自己手镯的姨姨的儿子,也知道小哥哥很可怜,等小哥哥到了家里,她一定要对小哥哥特别特别好。
  
  妯娌几个挤在厨房里做饭。
  
  李红袖沉默的拉着风箱。
  
  忽明忽暗的火苗在她脸上时不时映出一朵火花。
  
  郑招娣一边往锅里放红薯条窝窝头,一边埋怨说道,“就一袋玉米面,还送了半袋给大队长做人情了,我们家金宝也啃不动这红薯条啊。”
  
  王桂英瞥了她一眼,“就你话多,咋,就你家金宝金贵啊?”
  
  郑招娣哼哼唧唧,表达自己的不满,“本来就穷,再来一张嘴,还要不要人活了?”
  
  张秀香小声说道,“平时姐和姐夫没少接济咱们,现在人家落难了,咱们不帮谁帮啊?”
  
  郑招娣翻了个白眼,“怪不得他三婶老是往他四婶跟前凑呢,你瞧着他三婶现在说话,和文化人似的,是不是再过些日子,俺们都听不懂了?”
  
  张秀香被呛白的脸通红,不再敢说话了。
  
  安静不过半柱香,郑招娣又说起来,“当时就让秋穗跟我兄弟,她还嫌弃我兄弟,非要跟周国安,你说周国安一个独苗苗,出点事都没兄弟姐妹们帮衬,孩子还得送到娘家,你们说这是不是就是秋穗的命啊?”
  
  王桂英实在不想听她胡咧咧,“他二婶,你扪心自问,你家金宝吃到六个月的麦乳精都是谁送来的?要是没有他姑他姑父,你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你现在说风凉话你还是个人吗?养只狗崽子时间久了它还冲我摇尾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