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阁趣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八五当家做主 > 第一百三十七章旧物
  真巧,给关大成他们做的没吃,就端出来了。
  “不用说都知道,这是新月炕的面饼了。”黄小苗一口气吃了两个:“太香了。”
  秀兰的哥叶佳荣也叫一声舅舅。
  这位年轻的舅舅爬上了墙和关大成他们一起干活,这边又开了一条线路。
  “这样看来,今天上午就能将瓦撤完,下午就能推墙了。”
  这可比预计的省了好些时间。
  叶佳荣就抓紧时间做饭了,果然是做三桌。
  让杨智给黄老师他们送酥肉的时候,黄老师给杨智装了满满一篮子的干货。
  说是他们人少,买了也没吃让拿回来叶家人吃了。
  叶佳荣检查过了,有木耳黄花海带粉条还有豆腐皮,每一件大约都是一斤的样子。
  一看就是没有动过的,这肯定是苏老师特意买了准备给叶家的。
  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真诚付出的才会有回报的。
  叶佳荣泡了木耳准备炒肉,把粉条也泡了,到时候炖一个粉条鸡汤。
  “哎哎哎……”房间里,小家伙在闹意见。
  “娘,快回来,小七醒了。”叶家荣手上拿着腊肉跑到门口喊。
  “来了”李秀兰连忙解下围裙去洗了个手:“这小东西,就是个磨人的。”
  磨人的也还要生这么多,这不是自己找虐吗?
  叶佳荣看李秀兰匆匆忙忙的心里想自己一定不会生这么多小孩。
  生一个,太孤单,两个吧。
  差不多了,叶家足足有八姐弟呢,到时候八变十六,十六再各生两个,多年后叶家团年都是几大桌了。
  想到这儿,叶佳荣嘴角微翘,看来老娘他们的子孙欢聚一堂热闹异常啊。
  叶佳荣这边饭煮好了,看了看时间还早。
  正月的天气,热菜一敞风就变冷,等他们下来时再炒都来得及。
  走出去看时,瓦果然全部都撤下来了。
  “至少也有一千六七匹。”叶泉水道:“能省一些是一些。”
  关大成他们就在墙上开始撬檩子格子了。
  “这些格子不能使了,檩子完全可以用。”
  “勇哥,您那边注意着点,别打着我爷爷的床了。”杨智看见关勇要将一根檩子推下去连忙喊:“你别急着推,我下去接着。”
  “这么重,你怎么接得住。”
  “我行,我有的是力气。”
  为了爷爷的那架床,再重也得接着。
  “勇子,你下去抬吧。”关大成道:“小智,你爷爷那架床还没烂吗?”
  “应该没有吧,我家也没值钱的东西了,就爷爷这架床留个念想。”杨智道:“房子修好了还得做床,留着也能节约一点。”
  “可以的,那床啊,是镇是曲家地主的。”关大成道:“我听我爹说过,当年打土豪时,分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富农的田地拿出来分了些;中农的基本没进没出,贫农和贫下中农就分了地方家的家俱。你们家抬回来两个木柜子,现在还在装粮食,你们家就是一张床。”
  “那可真是有些年头了。”
  “是啊,不过,这地主的东西就是结实。”关大成笑道:“我那木柜子被打老鼠打了两个洞,其实的地方都是完好的,材料厚实得很。以前的木匠也了不起,硬没见着一颗钉子却做得扎扎实实的。”
  “爹,这张床上还有雕花呢。”关勇也跟着杨智跳下去了,看到床有些惊讶:“就是有点小,好像是一米二的吧?”
  “以前的床都小,其实床大了不好。”叶泉水接过话茬:“我听人摆过,这床的尺寸不能大了……”
  房顶上的瓦和木头拆下来了头顶的危险信号也就解除了,叶佳荣这才大着胆子跑进去看了看。
  老家伙!
  这木料绝对是好的。
  心里好一阵窃喜。
  “杨智,这床抬出来暂时拆了吧,省得挡地方。”
  “就是,得拆了放在草垛边吧,等房子修好后再将它架起来就好了。”叶泉水回答。
  这么好的东西放草垛边,叶佳荣心里抽了抽。
  看了一眼杨智,杨智点了点头,心里有数。
  他和关勇将床抬到了院坝里,转悠了半天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你去干活吧,我来拆。”叶泉水看了看:“这个东西就像解疙瘩一样,只要找到了开头就不难。”
  “爹,您小心点,别给杨智搞坏了,他爷爷留下的念想呢。”
  咳,都不知道是谁的爷爷留下来的。
  “小智,将你家值钱的东西都给端出去,下午堆了墙就没法保住了。”
  “我家哪还有值钱的。”杨智苦笑。
  “哪没有了,就算是叫花子搬家也有三袋烂棉絮呢。”关大成道:“当年你们家的家境还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再不济陶陶罐罐锅碗瓢盆也要搬出去。东西可能不值钱,但是你需要用的时候去买就得花钱了。”
  “对,你关大叔说得在理。”黄小苗用围裙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小智,去搬。”
  这就是过日子的人,都会精打细算。
  锅早已经锈烂了,倒是碗还在,不过上面都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压根儿都看不出颜色;几个泡菜坛子也搬出来了。
  “咦,这里还一点好东西。”黄小苗打开一个坛子问:“你们闻到没有?”
  “是酒?”
  “对呢,像是甜酒。”黄小苗道:“二妹,去给我拿个碗和小勺子来。”
  待黄小苗舀出来时,一股浓浓的酒香味瞬间传遍了这个院坝。
  “当真是甜酒,颜色清亮,好东西好东西。”黄小苗惊讶的问:“小智,是你爷爷做的?”
  “从我记事起,就没见着有这么个东西。”
  “那不会是杨英做月子时的东西了吧。”关大婶理了理有些脏乱的头发走了过来,用一块抹布将坛身抹了一下,露出了坛子本来的面目。那坛子腰间有一圈的花纹:“看来还真是,当年杨英做月子前,婶子就做了一坛的甜酒,还抱给我看了,说甜酒蒸得好,清花亮色的,这一胎肯定是个聪明的小孩。”
  众人听到这里好一阵嘘唏,那得多少年了,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了!